品牌与运营能力成为竞争焦点!展望2025,跨境电商行业的十大发展趋势
2025-01-10
根据202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超出外贸整体增速6.2个百分点。具体来说,出口额为1.48万亿元,增长15.2%;进口额为3991.6亿元,下降0.4%。整体来看,跨境电商保持稳步增长,尤其在基础设施逐步成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商家和中国制造商积极参与全球市场。
从过去两年的发展趋势来看,跨境电商行业呈现以下特点:平台竞争加剧、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品牌与运营能力成为竞争焦点、产业链服务能力扩展。
"四小龙"塑造跨境电商格局
同时,东南亚的Shopee、拉美的Mercado、俄罗斯的Ozon等本土平台也在稳步发展。头部平台逐渐趋同,平台与商家合作模式持续创新,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 亚马逊
亚马逊的费用包括佣金、月租费和广告投放等。为应对Temu等平台,亚马逊推出低价商店模式,但卖家仍需支付额外费用,未来需平衡自主权与成本效率。
- Temu
Temu于2022年9月上线,迅速扩展至51个国家,并通过低价和营销裂变吸引大量用户。2024年,平台聚焦细分市场和新业务领域,推出海运模式,美国配送时间为23-27天,日韩为13-15天。其月均访问量达4.4亿次,尽管仍落后于亚马逊,但全球用户分布较广,表现强劲。平台提供全托管和半托管模式,并向美国卖家开放注册,逐步完善运营模式。
- TikTok
TikTok凭借强大的流量效应,与亚马逊等平台存在合作关系,例如允许TikTok用户直接购买亚马逊商品,为卖家引流。TikTok Shop提供限时佣金减免、孵化营和达人对接等扶持,并专注内容与流量运营。其独特打法和流量红利让平台在未饱和市场拥有广阔增长空间。
- Shein
- AliExpress(速卖通)
新兴市场消费升级成增长新引擎
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因人口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和消费能力增强,线上电商渗透率持续攀升,成为跨境电商新的增长极。未来几年,这些市场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CAGR(复合增长率)。
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和消费习惯差异带来结构性需求,为卖家提供多样化的市场选择与创新空间。新兴市场的多样性与进入难度差异性,不仅适合不同资源禀赋的卖家切入,也帮助中小卖家构建竞争壁垒,拓展生存空间。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优质供给需求为核心全球贸易格局因地缘冲突、不同经济体发展阶段及文化等因素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全球海运运输距离逐年增加,特别是红海危机等事件的发生,使得运价大幅上升,且呈现出与传统海运淡旺季不一致的波动趋势。贸易逐渐碎片化,传统贸易格局被打破,新兴贸易节点、优质运输模式和新消费市场值得关注。
汇率和关税的复杂影响对跨境电商卖家产生重要影响。关税通常受到地缘政治、各区域产业发展、经济互补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欧洲的VAT增值税,税率通常为20%左右,增加了卖家的成本,特别是对合规运营的卖家,这可能会消耗价格优势并影响盈利能力。汇率波动也是卖家需关注的重要因素。当前汇率波动较大,且方向性不明确,叠加海运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整体利润率被压缩。如果卖家未能有效对冲汇率风险,可能会面临利润被吞噬的困境。从人民币与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关系来看,我国出口增速依然与市场发展阶段、目的地市场的成熟度及全球经济趋势密切相关。短期内汇率波动可能会影响出口增速,但长期来看,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将持续上升,特别是在欧美市场,关税因素可以通过汇率波动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中国制造业对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吸引力仍然强劲,预计汇率将在稳定区间内波动。
平台模式创新与趋同性竞争并存
不同平台在定价模式和商品类别上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亚马逊FBA商品的成本结构包括生产成本、头程物流、仓储费、平台佣金等,卖家的净利润通常在10%以下。而独立站虽然没有平台佣金,但引流和营销费用较高,最终可能导致与平台模式相似的净利润水平。
根据Probolsky Research的研究,76%的美国消费者认为Temu的价格更便宜,81%认为亚马逊物流更快。尽管两平台在价格和物流速度上各有优势,消费者对两者的商品种类认知相似,且在退货和客户服务方面认知相对平衡。各平台为了增强价格竞争力,纷纷推出低价店或全托管模式,提升平台赋能能力并降低平台相关费用。
随着多平台布局的商家数量持续增加,卖家在不同平台间的销售风险逐渐分散,未来跨境电商平台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卖家需根据不同市场和平台的特点调整定价策略,以充分利用各平台的优势。
卖家优势转变:品牌与运营精细化跨境电商卖家的竞争力逐步转向品牌化、底层运营能力及科技创新的结合。规模优势和平台议价权仍然是核心竞争力,但在未来的竞争中,品牌打造、SOP、底层能力构建、数字化程度及行业认知将成为卖家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逐渐向半托管和全托管服务模式转型,平台赋能能力日益增强,卖家需要依赖自身品牌的建设来获得流量支持和消费者粘性,从而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成功的卖家通常凭借品牌效应和长期的市场议价权,在细分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市占率。
此外,跨境电商的成熟与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国内许多卖家能够依托强大的供应链走向海外市场。初期大多数品牌尚不成熟,缺乏清晰的细分市场定位。但随着消费者画像和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卖家有机会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快速脱颖而出。
卖家优势转变:品牌与运营精细化跨境电商卖家的竞争力逐步转向品牌化、底层运营能力及科技创新的结合。规模优势和平台议价权仍然是核心竞争力,但在未来的竞争中,品牌打造、SOP、底层能力构建、数字化程度及行业认知将成为卖家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逐渐向半托管和全托管服务模式转型,平台赋能能力日益增强,卖家需要依赖自身品牌的建设来获得流量支持和消费者粘性,从而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成功的卖家通常凭借品牌效应和长期的市场议价权,在细分市场中获得更高的市占率。
此外,跨境电商的成熟与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国内许多卖家能够依托强大的供应链走向海外市场。初期大多数品牌尚不成熟,缺乏清晰的细分市场定位。但随着消费者画像和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卖家有机会通过精准市场定位和品牌建设,快速脱颖而出。
Previous:
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跨境电商,发展绿色贸易,推动贸易数字化。Next:
行业动态 | 跨境人必看的关税新政!Previous: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拓展跨境电商,发展绿色贸易,推动贸易数字化。
Next:行业动态 | 跨境人必看的关税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