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1-30
-
1月13日,《河南日报》05版刊发《许昌实现跨境电商模式全覆盖》,关注我市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正式开通,许昌实现了所有跨境电商模式(9610、9710、9810、1210)全覆盖。
“上午买的韩国化妆品,下午就送到了,居然这么快。以后家门口就可以‘海淘’了!”日前,许昌市首位跨境电子商务网购保税进口业务下单买家王先生,对自己购买“海淘”化妆品的到货时间之快很是欣喜。许昌市该业务的正式开通,标志着许昌实现所有跨境电商模式(9610、9710、9810、1210)全覆盖。
据悉,该业务模式,是指商品通过国际物流批量运输至境内,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专用仓库仓储备货,境内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商品后,办理出区域(中心)手续并由国内物流速递到境内消费者手中。在该模式下,货物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打七折。因已在国内备货,故响应订单快、运输时间短、综合费率低。
“对消费者而言,集中采购大幅降低了商品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个人单次交易限额内,享受进口商品税收优惠。同时,商品直接从保税仓发出,消费者能够较快取到货物。值得一提的是,保税备货商品在进口通关、检验检疫方面全程接受严格监控,各流程信息阳光透明,能够更好地保证商品质量及消费者利益。”许昌市商务局电商办主任梁金成介绍说。
自获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资格以来,许昌市制定出台了《许昌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专班、建立机制,有效整合相关部门机构职能,积极破解业务开展瓶颈。许昌市商务局、许昌海关、许昌保税物流中心等部门单位克服疫情影响,对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力推动了该业务的正式开通。
下一步,许昌市将加大跨境电商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探索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主要商圈设立进口商品展示区,打造辐射中部地区的境外商品配送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努力建设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消费示范城市。
来源:河南日报
2023-01-16
-
外贸外资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外贸、扩外资工作都作出重要部署。日前,我省印发了《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如何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外资扩量提质?1月8日,记者采访了省商务厅负责人。
持续丰富外贸“政策工具箱”
问:对支持外贸发展,助力企业海外抢订单、拓市场有何安排?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利:我们将持续强化外贸政策支持力度。一方面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推动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措施落地见效。一方面结合实际,进一步丰富“政策工具箱”,不断拿出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切实举措,壮大外贸主体,支持企业多到境外参展参会,全力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当前突出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2022年,我省累计为2620家外贸企业提供风险支持114.1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受益企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更多豫企出海有了强力后盾,增强了发展信心。今年,我们将持续扩大出口信保政策覆盖面,解决企业海外发展的后顾之忧。
二是加强对外贸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面对复杂的外贸发展环境,企业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我们积极推动地市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及创新开展“外贸贷”,截至去年年底,出口退税资金池累计投放金额2亿元,“外贸贷”累计投放超6亿元,发放外贸产业贷款累计324.98亿元,增长18.57%。今年,将鼓励更多市县设立出口退税资金池,开展“外贸贷”,让更多企业得实惠、增动力。同时,扩大出口信保“保单贷”覆盖范围和规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加大外贸信贷投放力度,有效缓解外贸企业融资问题。
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
问:如何进一步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王振利: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是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我省跨境电商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生态圈不断完善。去年又获批焦作、许昌2个跨境电商综试区;认定12家省级海外仓示范企业,全省有77家企业设立了183个海外仓。截至去年11月,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1998.2亿元,增长8.4%。河南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达36家。许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年出口超40亿元。
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大外贸新业态培育支持力度。具体来说,持续推动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推动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深入创新,高质量举办第七届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带动全省跨境电商联动发展。扩大海外仓布局,支持海外仓丰富功能、拓展服务,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组织开展第二批海外仓示范企业认定。继续培育认定一批省级外综服企业,助力更多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许昌市场采购贸易试点规模,加快集聚出口省内外更多优质商品。
积极开展外资“增量提质”行动
问:如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王振利: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利用外资增量提质行动,推动我省利用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
一是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等规定,巩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等鼓励和促进外商投资政策的保障作用。落实国家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和我省稳定外资政策措施。用好省级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加大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等的支持力度。
二是务实办好招商活动。把境外招商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日韩、欧洲等区域,策划举办专题招商活动,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合作交流。
三是持续抓好重点项目。发挥好外资专班示范带动作用,瞄准盯牢世界500强、头部企业、隐形冠军,持续招大引强、招新引精,多引进战略性新兴项目。围绕重点项目、新注册外资企业、拟进资外资企业,全程跟踪服务,促进早落地、多到资。
创新招商方式优化服务能力
问:在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上有何安排?
王振利:我们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各地通过产业链集群招商、龙头企业招商、股权投资招商、中介机构联动招商等方式,创新精准开展招商活动,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外资工作质效。
同时,创新工作平台载体。突出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等利用外资主战场、主引擎、主阵地作用,加快建设河南中德(许昌)国际合作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支持开展专题投资促进活动,努力打造我省利用外资的集聚地。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能,推动境内优质企业境外上市,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聚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外资企业服务。发挥好外资联席会议等机制作用,用好政府直通车、重点企业白名单、服务专员等机制,办好外资企业走访、企业服务日活动,服务好重大外资项目、重要招商活动。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商务
2023-01-16
-
1月10日,省商务厅印发了《支持许昌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若干措施》,从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发展、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对德合作、建设豫中南消费中心城市6个方面提出了21条具体支持政策措施,赋能许昌市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
主要内容如下:
支持许昌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加强对中国(许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业务指导和政策支持,持续提升跨境电商发展水平;鼓励符合条件的经济功能区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申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放创新联动区、综合保税区,提供政策、资源、技术等指导,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支持许昌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强化发制品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支持长葛蜂产品、禹州发制品、禹州钧陶瓷等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做大做强;支持许昌开拓RCEP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支持许昌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设立海外仓、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鼓励申报省级跨境电商示范园区、人才培训暨企业孵化平台、省级跨境电商海外仓示范企业、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加强对许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宣传推广和政策支持,提高影响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支持许昌服务贸易加快发展。鼓励、引荐省内外服务外包领域的招商、管理、运营企业和专家到许昌实地考察、洽谈合作,支持许昌市做大做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服务外包产业体系。
支持许昌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加大对许昌市重大项目投资布局、谈判指导、信息共享等支持;帮助搭建境外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许昌的宣传推介;争取许昌市参与举办国家、省级重大招商活动,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荐与许昌产业转型发展关联度高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在许昌市设立地区总部或功能性机构,提升许昌利用外资质量水平。
支持许昌持续深化对德合作。支持中德(许昌)产业园建设国际合作园区,将中德(许昌)产业园建设成为全省德资企业集聚地;将许昌市对德国合作专项工作纳入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要点,优先安排省组团、许昌市自组团的对德招商活动;支持国家级、省级对德经贸活动在许昌市举办,打造对德经贸合作新平台;支持许昌在先进制造、职业教育、科技研发、文化交流、健康养老等领域全方位开展对德合作。
支持许昌建设豫中南消费中心城市。争取国家级、省级重要促消费活动在许昌举办,支持许昌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培育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线上消费,强化品牌消费集聚区培育,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扶持优秀直播电商基地,鼓励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支持许昌申报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加快便民消费服务设施建设;指导禹州市、长葛市推进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建设,鼓励襄城县、鄢陵县申报省级示范县;支持许昌申报省级示范性县域寄递物流共配中心、乡镇综合服务站、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
2023-01-13
-
1月10日,我市外资项目“德国阿格亚轻量化车身项目”首批到位外资资本金250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800万元。项目资金的到位,标志着我市对德(欧)合作工作又取得重要成果,实现了全市利用外资工作“开门红”。
该项目是2022年我市引进的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外资项目,由德国阿格亚集团投资5000万欧元建设,于2022年11月注册独资外资企业“阿格亚汽车技术(河南)有限公司”运营。项目规划了车身安全结构件车间以及相应的配套功能区,占地50亩,引进德国智能化生产线,达产后具备年产50万套车身结构件生产能力,年产值达到5亿元,带动就业150人。
2022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利用外资工作,建立了由刘涛市长负总责,赵淑红副市长为专班长,市商务局等26个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市利用外资联席会议和利用外资专班,要求各县(市、区)完善相应工作机制,形成市、县联动,上下一盘棋的工作局面。利用外资工作综合运用招商引资周例会、月讲评、周交办等机制,强化督导考评,持续优化服务,推动外资工作实现新突破,2022年全年新设外资企业12家,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0%,合同利用外资9682万美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华润电力也落户我市。
2023年,在过完元旦不足10天的时间,我市到位外资资本金250万欧元。同时有4个外资项目准备在一季度签约,投资总额6.7亿。
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利用外资专班的大力推动下,利用外资工作一定会更加出彩,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外资科
2023-01-12
-
随着跨境电商业务的迅猛发展,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意愿也越来越强烈。其中,跨境电商海外仓(监管代码9810)以“销售本土化、去中间商、物流配送及时”等优势,帮助参与企业实现前置备货,使商品更快更便捷的送达海外消费者手中,扩大企业出口作用凸显。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如何进行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业务吧。
01什么是海外仓?
跨境电子商务出口海外仓简称“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海关监管方式代码为“9810”,适用于境内跨境电商企业将出口货物通过跨境物流运送至其在目标市场国家建设或租赁的仓库,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交易后从海外仓库中分拣、包装、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02资质要求
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模式备案企业应为在海关办理备案且信用等级为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以上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
03需要提交的材料
海外仓出口企业备案登记表
注:特殊区域内的企业同时开展区外一般贸易出口业务的可以同时勾选一般贸易出口(0110)和特殊区域出口(1210)。
跨境电商海外仓信息登记表
注:仓库信息登记表要求一仓一表,仓库性质根据企业仓库所有权分为租赁和自有。
海外仓证明材料
海外仓所有权文件(自有海外仓)、海外仓租赁协议(租赁海外仓)、其他可证明海外仓适用的相关资料(如海外仓入库信息截图、海外仓货物境外线上销售相关信息)等。
其他海关认为需要的材料
有条件的可提供当地商务局或者其他主管部门提供的企业海外仓业务证明。
04办理流程
递交材料
企业按照要求准备完整、真实的备案材料,向所在地海关提出海外仓备案申请并递交纸质材料。
海关审核
企业提交资料齐全、填写规范,符合备案要求的,海关予以备案;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海关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补正的全部内容,补正后重新提交申请。
完成备案
海外仓备案完成,企业可以开展相关业务。
温馨提示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未完成跨境电子商务类型维护的,需向所在地海关企业管理部门申请维护跨境电商类型。
1.参与企业为首次办理海关备案的,首先备案为报关企业或者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再由海关企管部门通过信息变更作业维护参与企业跨境电商类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提交备案申请时,应在《报关单位情况登记表》的“经营范围”栏目中注明“跨境电子商务类型”“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网址”。
2.参与企业为已在海关备案的企业,应申请进行企业信息变更,完成跨境电商企业类型维护。
2023-01-11
-
近日,我市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正式开通,首家本土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中州购全球商城”(https://m.ulvme.com/)同步上线。这意味着我市实现所有跨境电商模式(9610、9710、9810、1210)全覆盖,再加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1039),目前已成为全省运营模式最全的省辖市。
据悉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210)模式,是指商品通过国际物流批量运输至境内,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专用仓库仓储备货,境内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商品后,办理出区域(中心)手续并由国内物流速递到境内消费者手中。在该模式下,货物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打七折。因已在国内备货,故响应订单快、运输时间短、综合费率低。
“对消费者而言,集中采购大幅降低了商品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个人单次交易限额内,享受进口商品税收优惠,为消费者带来价格让利。同时,商品直接从保税仓发出,消费者能够较快取到货物,享受到较好的消费体验。值得一提的是,保税备货商品在进口通关、检验检疫方面全程接受严格监控,各流程信息阳光透明,能够更好地保证商品质量及消费者利益。”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获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资格以来,我市制定出台了《许昌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方案》,设立专班、建立机制,有效整合相关部门、机构职能,积极破解业务开展瓶颈。特别是市商务局、许昌海关、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许昌市分公司、许昌保税物流中心、河南电子口岸有限公司等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影响,对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力推动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的正式开通。
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加大跨境电商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探索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主要商圈设立进口商品展示区,打造辐射中部地区的境外商品配送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消费示范城市。
2023-01-10
-
关于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的公告
根据2022年12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决定,即日起从事货物进出口或者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无需办理备案登记。具体内容详见:
2023-01-06
-
2023年1月外贸新规
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1月8日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出国旅游等签注
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海关总署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有关事项的公告
海关总署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新增事宜的公告
跨境电商4项新国标发布
出口美国352项商品可被继续豁免关税
欧盟禁止进口销售涉嫌砍伐森林制造的产品
意大利发布室内家具最低环境标准
阿根廷对华亚克力板征收55%反倾销税
韩国对非法木材产品实施进口联合查验
印尼发布进口食品、药品及其原料的监管条例
喀麦隆将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1. 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2023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
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一是保障人民健康,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部分抗癌药原料、抗新型冠状病毒药原料、镇癌痛药品实施零关税,降低假牙、血管支架用原料、造影剂等医疗用品进口关税。二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以高质量供给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降低婴幼儿食用的均化混合食品、冻蓝鳕鱼、腰果等食品,咖啡机、榨汁器、电吹风等小家电的进口关税。三是加强资源供应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钾肥、未锻轧钴等实施零关税,降低部分木材和纸制品、硼酸等商品进口关税。四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降低铌酸锂、电子墨水屏、燃料电池用氧化铱、风力发电机用滚子轴承等商品进口关税。
2023年1月1日起,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范围内,提高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其中,对栗子、甘草及其制品、大型轮胎、甘蔗收获机等取消进口暂定税率,恢复实施最惠国税率;为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铝和铝合金出口关税。
2023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八步降税。调整后我国关税总水平将从7.4%降至7.3%。
公告原文:
http://gss.mof.gov.cn/gzdt/zhengcefabu/202212/t20221229_3861039.htm
2. 1月8日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出国旅游等签注
国家移民管理局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现公告如下:
一、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
二、恢复受理审批外国人申请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停留证件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签发、延期、换发、补发。申请人确有紧急需求的,可循加急程序办理。
三、恢复口岸签证签发,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
四、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
五、逐步恢复陆路口岸(通道)客运通关,有序恢复陆路口岸、边民通道旅客、边民出入境,边民通道按照有关规定恢复开通,依法实施出入境边防检查。
六、恢复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道,持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可经边检快捷通道通关。
七、逐步恢复水运口岸客运通关,允许符合条件的水运口岸恢复客运班轮旅客出入境,试点恢复国际邮轮旅客出入境,依法签发登轮、搭靠证件,对符合入境条件的外国籍船员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取消“不登陆、不登轮、不搭靠”管理措施。
八、继续运行空港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陆路口岸和边境检查站重点物资车辆“快速通道”、水运口岸“边检登轮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利措施。
公告原文:https://www.nia.gov.cn/n741440/n741542/c1548474/content.html
3. 1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提出,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
一、远端检测
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将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如呈阳性,相关人员应在转阴后再来华。
二、入境检疫
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三、国际客运航班
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分阶段增加航班数量,优化航线分布。简化机场入境航班处置流程,提高机场运行效率,加强重点城市航班接收能力建设。各航司继续做好机上防疫,乘客乘机时须佩戴口罩。
四、来华签证
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
五、口岸运行
优化配套管理措施,保障各类口岸货运尽快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调整陆路口岸“客停货通”政策,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逐步恢复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含边民往来)。逐步恢复水路口岸客运出入境。对国际邮轮,先开展试点,再逐步放开。为中外籍船员在中国境内换班提供更多便利。
六、出入境旅游
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本着试点先行原则,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通知原文:http://www.gov.cn/xinwen/2022-12/27/content_5733691.htm
4. 海关总署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有关事项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后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所有入境人员均需向海关申报入境前48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海关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入境人员,放行进入社会面;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根据排查情况实施分类处置。
二、相关省(自治区)按程序分类推动边境口岸有序稳妥恢复开通货、客运。
三、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口岸环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监测检测等措施。
公告原文: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2480148/4761081/index.html
5. 海关总署关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新增事宜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255号,以下简称《办法》),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在世界海关组织公布的2022年版《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的基础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下简称《协定》)各成员已就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中产品名称及编码由2012年版《协调制度》向2022年版转换以及原产地证书格式达成一致。按照《办法》第三条及第十八条规定,现将转版后的协定项下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清单(见附件1)以及原产地证书格式(见附件2)予以公布,于2023年1月1日起实施,海关总署公告2021年第106号附件1和附件3同时停止执行。
二、自2023年1月2日起,《办法》第二条所述的成员方增加印度尼西亚,《办法》第十四条所述的《特别货物清单》增加《出口至印度尼西亚特别货物清单》(见附件3)。输印度尼西亚的原产地证书为可自助打印证书,相关事项按照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77号执行。
公告原文: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2480148/4758731/index.html
6. 跨境电商4项新国标发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公布《中小微企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业务管理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质量评价》等4项跨境电子商务国家标准。
据悉,4项新标准发布之后,还会针对标准的范围和适用对象开展应用、实施、验证和改进。首先会面向不同的标准实施主体制定相关标准实施细则,与跨境电商综试区、跨境电商园区、跨境电商平台或跨境电商企业等合作开展标准的试点工作。根据试点结果,不断完善和修改标准内容,进一步推广标准的应用实施。为跨境电商领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更多标准化支持。
查询详情:https://std.samr.gov.cn/gb/gbQuery
7. 出口美国352项商品可被继续豁免关税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12月16日发布的最新声明,原定于在今年年底到期适用于352项中国商品的关税豁免将延长九个月,至2023年9月30日。
这352项产品包括泵类产品和电机等工业部件、部分汽车零部件和化学品、自行车以及吸尘器等。
2018年至今,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加征了四轮关税,这四轮关税在此期间曾经历不同批次的关税豁免和原豁免清单的继续延长。现在美国针对前四轮加征清单的多批豁免已经陆续到期,截至目前,尚处于豁免有效期内的商品清单仅余两大项豁免:
· 一是疫情相关的医疗防疫用品豁免清单;
· 二是今年这一批352豁免清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今年3月发声明称,重新豁免对352项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适用于在2021年10月12日至2022年12月31日之间进口自中国的商品)。
具体清单可关注“焦点视界”微信公众号后,回复关键词“美国”获取。
8. 欧盟禁止进口销售涉嫌砍伐森林制造的产品
欧盟已在12月6日达成协议,要求企业在向欧盟销售商品之前,提供一份调查声明,表明它的供应链没有造成森林破坏,否则可能面临巨额罚款。
欧盟要求在市场上售卖这些产品的企业在将其通过欧洲边界时需要提供认证证明,这属于进口商责任,根据法案,向欧盟出口商品的公司必须出示商品的生产时间和地点,以及可核实的信息,证明它们不是在2020年后被砍伐的土地上产生的。
协议内容涵盖大豆、牛肉、棕榈油、木材、可可和咖啡,以及包括皮革、巧克力和家具在内的一些衍生产品。欧盟议会方面要求,橡胶、木炭和一些棕榈油衍生品也应包括在内。
9. 意大利发布室内家具最低环境标准
近期,意大利在第184号官方公报上发布新的最低环境标准(CAM),新法令在2022年12月6日开始生效。
该法令的附件明确指出了必须适用CAM的家具,包括定制的家具,例如,工作台面和实验室家具、衣架、椅子和凳子,并规定内部活动墙(内部非承重隔断系统)也包括在UNI 10700标准中的定义。
符合RoHS指令的电气设备和部件被排除在外,它们构成了被归类为医疗设备、支持物或残疾人技术辅助工具的家具和陈设的一部分。
CAM通过使用可再生或回收材料、模块化和非破坏性拆卸来促进家具的生态设计,以允许回收零件作为备件或材料的回收。要求使用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森林的木材。
10. 阿根廷对华亚克力板征收55%反倾销税
2022年12月23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第1079/2022号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亚克力板(Placas, láminas, hojas y tiras de poli (Metacrilato de Metilo) exclusivamente, no celular, sin metalizar, de espesor superior o igual a 2mm, pero inferior o igual a 200mm,incluso presentadas con láminas de protección descartables en una o ambas caras y placas, láminas, hojas y tiras de poli (Metacrilato de Metilo) exclusivamente, no celular, sin metalizar; cuadradas o rectangulares con los vértices ligeramente redondeados, incluso combinados con plástico bordeando todo superímetro, de espesor superior o igual a 2mm pero inferior o igual a 200mm, presentadas con o sin láminas descartables de protección en una o ambas cara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决定以出口申报离岸价(FOB)对涉案产品征收55%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为厚度大于等于2毫米、小于等于200毫米,正方形或长方形(角略圆),单面或双面有或无一次性保护膜,非蜂窝状、非金属化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又称亚克力或有机玻璃)板材、带材,涉及南共市税号3920.51.00和3926.90.90项下的产品。措施自公告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
11. 韩国对非法木材产品实施进口联合查验
根据韩国关税厅近日消息,为了杜绝非法和不良木材产品的进口,关税厅和山林厅将从2023年开始对相关木材产品实施联合查验,重点为烤肉用的木炭、机制木炭、含有重金属的木材颗粒等与国民健康关联性高的商品。两部门将在通关前核查产品质量,根据专业检验机构的检测结果,对不合格或违法的产品一律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12. 印尼发布进口食品、药品及其原料的监管条例
依据印尼食品药品管理局法律库网站信息,印尼食品药品管理局近日发布了新的《进口食品和药品监管条例》和《进口食品药品原料监管条例》。
新条例取代了2017年《进口食品和药品监管条例》及其修订条例。条例生效时间2022年12月14日。
《进口食品和药品监管条例》规定了食品、化妆品、健康补充剂、药品和传统药品的进口监管要求,进口用于销售流通的食品、健康补充剂必须办理流通许可和边境进口证明(SKI Post Border),条例规定了办理边境进口证明的程序、监管要求及相关违法事项的处罚规定。
13. 喀麦隆将对部分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2023年喀麦隆国家财政法案》草案提出将对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终端设备征收关税及其他税目。此政策主要针对移动电话运营商,不包括在喀短期停留的旅客。
根据草案,移动电话运营商在进口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终端设备时需要进行入境申报,并通过授权的支付方式缴纳关税和其他税款。
另外,根据此法案,目前税率为5.5%的进口饮料消费税将被提高至30%,包括麦芽啤酒、葡萄酒、苦艾酒、发酵饮料、矿泉水、碳酸饮料和无酒精啤酒等。
2023-01-05
-
12月31日下午,由许昌瀚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美妆用品,在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核放手续,许昌市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正式开通,首家本土进口跨境电商平台“中州购全球商城”(https://m.ulvme.com/,微信公众号同名)同步正式上线,实现中国(许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又一重要突破,许昌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全球”。至此,许昌在全省现有的4个保税物流中心率先开通“1210”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后,再次率先开通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实现所有跨境电商模式(9610、9710、9810、1210)全覆盖,加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1039),许昌成为全省运营模式最全的省辖市。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1210)模式,是指商品通过国际物流批量运输至境内,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专用仓库仓储备货,境内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商品后,办理出区域(中心)手续并由国内物流速递到境内消费者手中。在该模式下,货物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打七折。因已在国内备货,故响应订单快,运输时间短,综合费率低。对消费者而言,集中采购大幅降低了商品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在个人单次交易限额内,享受进口商品税收优惠,为消费者带来价格让利;商品直接从保税仓发出,消费者能够较快取到货物,有较好的消费体验;保税备货商品在进口通关、检验检疫方面全程接受严格监控,各流程信息阳光透明,能够更好地保证商品质量及消费者利益。
自获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城市资格以来,许昌市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加快推进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的工作要求,出台《许昌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工作方案》,设立专班、建立机制,有效整合相关部门、机构职能,积极破解业务开展瓶颈。许昌市商务局、许昌海关、许昌邮政公司、保税物流中心、河南电子口岸等单位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想方设法克服疫情影响,对电商平台和企业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提供一站式服务,有力推动了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的正式开通。
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的开通,标志着许昌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市外贸新业态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了许昌市该业务“零”的突破,让消费者也可享受买遍全球、朝发夕至的购物便利,为满足全市居民美好生活“全球购”需求提供了更加可靠便捷、更为安全高效的进口商品购享服务。同时,也为许昌市开辟了一条崭新的跨境贸易通道,在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培育外贸新业态、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和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助推许昌保税物流中心高质高效发展驶入快车道。
下一步,许昌市商务局将加大跨境电商企业招引力度,吸引更多国际先进的进口经营主体集聚落户许昌,积极探索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在主要商圈设立进口商品展示区,打造辐射中部地区的境外商品配送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努力建设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消费示范城市。
2023-01-04